作者:DeepSeek
民生银行2024年年报显示,在宏观经济承压、行业息差持续收窄的背景下,其通过优化资产结构、强化风险管控及推进战略转型,实现了资产质量边际改善与经营韧性提升,但营收与净利润仍延续下滑趋势,部分业务面临挑战。以下是核心要点分析:
一、财务表现:
营收利润双降,但边际改善显现
1. 营收与净利润延续下行
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,362.90亿元,同比下降3.21%;归母净利润322.96亿元,同比降幅达9.85%。
收入下滑主因净息差收窄(1.39%,同比降7BP)及手续费收入承压(代理保险、基金费率下调拖累中收)。但下半年营收环比增长3.06%,四季度单季同比增速转正,显示边际修复迹象。
2.负债优化对冲息差压力
尽管净息差收窄,但负债端活期存款占比提升(同比+3.24pct),存款付息率降至行业低位,部分缓解资产端收益率下行压力。管理层预计2025年息差仍承压,但通过“调久期+控成本”策略可维持韧性。
3. 非息收入结构性分化
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同比下降5.15%,但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增长对冲部分压力;财富管理业务AUM突破1.2万亿元,绿色信贷、科技金融贷款增速超30%,成为非息收入增长亮点。

二、资产质量:
不良率“四连降”,但局部风险仍存
1.不良指标边际改善
不良贷款率连续四年下降至1.47%,拨备覆盖率141.94%,风险抵补能力虽低于行业平均(商业银行平均211.19%),但全年清收处置不良资产674亿元,现金收回已核销资产102亿元,风险处置力度加大。
2. 零售与房地产风险需警惕
零售端:个人不良贷款余额同比增49.67亿元,按揭贷款不良率上升43BP至1.80%,信用卡不良率3.28%(余额156.64亿元),反映居民端债务压力。
房地产:对公房地产不良率5.01%(余额166.98亿元),同比微升,但通过“保交楼”支持及贷款规模压降(余额同比降26%)缓释风险。
3.重点领域风险敞口
泛海系、东方集团及恒大贷款余额分别为184.84亿元、76.94亿元和91亿元,均已计提拨备,管理层称“风险可控”;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余额982.57亿元(同比降26%),集中于长三角经济发达区域,风险整体可控。
三、战略转型:
聚焦“五大赛道”,但数字化滞后
1. 绿色与科技金融发力
绿色贷款余额增速超30%,科技金融贷款突破6,000亿元,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占比持续提升,深度服务实体经济转型升级。
2. 零售与财富管理承压
零售AUM达3.29万亿元,私行客户数增长11.36%,但零售营收占比42%未达目标,且人均薪酬降至49.32万元(同比降1.16万元),反映成本压缩与业务调整压力。
3. 数字化转型滞后同业
科技投入占比仅2.1%(头部银行普遍超4%),AI平台与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有限,手机银行月活增速18.26%,但数字化服务能力仍待提升。

四、股东回报与市场表现:
高股息与低估值并存
1. 分红率保持高位
现金分红率30.16%,每股派息0.42元,对应A股股息率5.8%,防御性配置价值凸显。
2. 股价表现分化
A股全年涨幅10.43%,跑输银行指数(+18%),市净率仅0.31倍(行业最低),反映市场对其盈利能力与资产质量的担忧。
五、挑战与展望
1. 息差修复与负债成本刚性
存款占比超85%,定期化趋势难逆转,资产端受LPR下调和隐性债务置换拖累,需优化资产负债久期匹配。
2. 零售风险精细化管控
需强化信用卡及按揭贷款客群分层管理,提升财富中收占比以弥补利差损失。
3.战略差异化突围
面对招行、平安等零售龙头的挤压,需依托绿色金融、供应链金融(“浦链e融”平台)及区域深耕(京津冀、长三角贷款占比58%)构建护城河。

六、总结
民生银行2024年以“夯基础、调结构”为主线,展现了资产质量边际改善与经营韧性,但营收利润双降、拨备覆盖率低位、数字化滞后等问题仍制约其估值修复。
短期高股息率(5.8%)与低估值(PB 0.31x)或吸引防御型资金;长期增长则取决于零售风险管控成效、绿色/科技金融战略深化及数字化转型提速。
若2025年能突破科技赋能瓶颈,并在“五大赛道”中形成差异化优势,或可打开估值修复空间。
END ]article_adlist--> 往期内容 ]article_adlist-->五大行涨薪,多家股份行降薪 ]article_adlist-->涉嫌严重违纪违法,建设银行石亭峰被查 ]article_adlist-->空缺近8个月后,浙商银行迎来新任行长! ]article_adlist-->